《求是》杂志近日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文章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康庄大道并不等于一马平川。要把中国式现代化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变为成功实践,把鲜明特色变成独特优势,需要付出艰巨努力。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起学习领会。
中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也是难度最大的现代化
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人口规模不同,现代化的任务就不同,其艰巨性、复杂性就不同,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现在,全球进入现代化的国家也就20多个,总人口10亿左右。中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将极大地改变现代化的世界版图。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现代化,也是难度最大的现代化。
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取得重要进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打赢脱贫攻坚战,使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整套思想理念、制度安排、政策举措。
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全体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创新创造发展壮大自己,通过激发内生动力与和平利用外部资源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国家发展,不以任何形式压迫其他民族、掠夺他国资源财富,而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2023年8月16日,习近平重要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